个人配资平台 老照片:1937年淞沪会战真实情景,日本兵占领上海后举旗欢呼_中国军队_张治中_日军
在七七事变之后,日本迅速向上海增兵,局势日益紧张。面对这种威胁,中国军队在上海积极展开备战。在这种背景下,曾于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表现卓越的将领张治中于7月30日向南京提出建议,主张在上海采取“先发制敌”的策略。然而,南京方面对其提议的回复显得颇为消极,仅仅是建议“等待时机”。考虑到中日军队在上海已经剑拔弩张,张治中没有选择消极应对,而是采取了积极的备战措施。8月1日,他发表了一份重要文告,鼓励士兵们勇于面对逐渐迫近的艰难时期,并强调“以忠勇坚毅个人配资平台,共迎行将到来之无限艰苦,但必有无限希望的岁月。”同一天,他还发布了《告京沪区民众书》,呼吁广大民众团结一致,抵抗共同的敌人。
到8月13日上午,日本内阁终于正式决定向上海派遣陆军部队。晚些时候,蒋介石向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下达重要命令,要求他于14日对虹口及杨树浦地区的日军发起攻击,淞沪会战由此拉开序幕。这场战役将决定战场局势,吸引了双方军队的高度重视。
张治中,生于1890年,是指挥两次上海抗日的中国名将。在这场持续三个月的大会战中,中日双方共计投入了超过一百万的兵力,其中中国方面动员了七十多万,而日军则约有三十万人。这场战役成为整个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、战斗最为惨烈的一次,所造成的伤亡数字令人心痛。
展开剩余68%虽然这场战役以中国的惨败告终,然而这一结果的背后,除了武器装备的严重不足,战略战术上的失误也是导致惨重损失的重要原因。在撤退阶段,由于部队缺乏统一的行动计划,未能保持良好的秩序,使得许多营防工事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,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。
现今,历史爱好者所搜集到的一组老照片,出自1937年底日本出版的《支那事变》系列明信片《上海战线》,这些照片真实记录了淞沪会战期间日军进攻以及占领上海时的惨状。让我们一同来回顾这段历史:
第一张照片显示,日军的部队正朝上海猛进,队伍庞大,士兵们神情坚定,似乎充满着对于胜利的渴望。
第二张照片捕捉到正在向守军射击的日本士兵,他们在高声呼喊着口号,步伐稳健,尽显侵略者的气焰。
在上海城内,第三张照片展现出混乱的场景,街头一片狼藉,民众惊慌失措,四处逃窜,战火带来的恐怖显露无遗。
随后是一张展示日军摩托部队的照片,士兵们骑乘摩托车,在战场上快速移动,展示出其高效的机动性。
第五张照片则捕捉到了日本士兵站在废墟上欢呼胜利的场景,他们的双手沾满了无辜民众的鲜血,笑容中透出对胜利的麻木和骄傲。
最后一张令人心痛的影像则是战争结束后,上海的街道化为一片废墟,满目疮痍,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个人配资平台,战争的惨烈令这个城市留下了无法磨灭的伤痕。同时,长江上的日本军舰也在这场淞沪会战中显得格外醒目,仿佛在昭示着战争带来的滔天血雨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